什么是多普勒效應?
多普勒效應是波源(聲波、光波或無線電波)與觀察者之間存在相對速度差時,觀察者測得的波的波長(頻率)。
例如,當波源如右圖所示運動時,在一定時間內到達的波數在行進方向的前端較大(頻率較高),反之,行進方向后方和下游的波數較多,會較少(低頻)。
激光多普勒測速儀的基本配置是在被測物體的速度方向前后分別放置兩束照射燈,被測物體反射的散射光由同一束光透射接收部分,是接收的形式。
該散射光以光的波長變化的形式包含要測量的物體的速度信息。來自各照射光的散射光在正面朝波長變短的方向變化,在背面朝波長變長的方向變化,但是通過外差檢測它們之間的波長差來檢測速度。
由 K01 和 K02 的矢量表示的發(fā)射光與原始頻率的差 fD1 和 fD2可以表示為
fD1 = V ? (K- K01)
fD2 = V ? (K + K02)。
當接收到 K01 和 K02 的散射光時,fD1-fD2 成為接收器得到的拍頻。
fD = | fD1-fD2 | = V ? (K01 + K02)
由上可知,如果指示接收器方向的波矢量K消失,被測物體的速度方向和輻射方向的照射方向,則可以得到fD。激光是確定.增加的。
這種配置稱為微分,因為“K01 = K02",所以 K01 = (1 ÷ λ) ? cosα
fD = 2V ? K01 = (2V ÷ λ) ? cosα
另外,這是兩個照射光的交集。角度φ,
cosα = cos (π / 2 ? φ / 2) = sin (φ ÷ 2),所以
fD = (2V / λ) · sin (φ / 2),通式為題。由于有是與被測物體垂直的偏差,
fD = (2V / λ) · sin (φ / 2) · cos⊿θ。
這樣,可以從多普勒頻率fD中得到待測物體的移動速度V。(不使用 AOM 時)